公告
冠县信息港(http://www.gxxxg.com.cn/)服务大家,欢迎分享传播!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!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,现在免费注册会员,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。
关闭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冠县新闻资讯 » 本地新闻 » 正文

地方小戏种,前世历沧桑,冠县蛤蟆嗡:浮沉百年亮新声

发布时间:2018-04-19 16:15:38
核心提示:  冠县信息港撰文走一洼,又一洼,洼洼里边有庄稼,高的是高梁,矮的是棉花,不高不低是芝麻在冠县,一种焕发着新鲜生命力的地
  冠县信息港撰文“走一洼,又一洼,洼洼里边有庄稼,高的是高梁,矮的是棉花,不高不低是芝麻……”在冠县,一种焕发着新鲜生命力的地方老戏种又开始在街头传唱,省级非遗——蛤蟆嗡再次向世人展现它不朽魅力的魅力。在目前我省存有28种地方戏曲中,蛤蟆嗡被认定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剧种,凸显出独特的艺术价值。
  
    
  冠县文化馆馆长董凤成关注、研究蛤蟆嗡多年,他介绍,该剧种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一带的“武安落腔”,公元1890年前后由逃荒艺人传到桑阿镇一带后,吸收、融合了本地四根弦、梆子的某些声腔,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地方小戏。由于这种戏的独门乐器“蛤蟆嗡板胡”音质低沉浑厚,远听起来如同蛙鸣,便被戏称为蛤蟆嗡,后遂以此为名。
  
  蛤蟆嗡的主奏弓弦乐器“二胡头”最富有特色:它是用粗大的椿树根挖制成琴筒,蒙以桐木薄板,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。椿树根木质松软,发音浑厚悦耳,嗡声嗡气,使蛤蟆嗡的唱腔具有一种特殊韵味。
  
  冠县蛤蟆嗡的传承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。几番兴旺,几番衰败,并一度濒临灭绝。到现在为止,有据可查的最早蛤蟆嗡戏班为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,桑阿镇苇园村的“蛤蟆嗡”班。但在随后的抗战岁月中,蛤蟆嗡戏班解散,艺人们有的饿死,有的流落他乡,蛤蟆嗡不得不被迫进入了漫长的冬眠。
  
  民间重传承,而今透新声
  
  好的艺术往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。2008年,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、保护热潮兴起,冠县文化局把蛤蟆嗡列入重点抢救、保护项目,开始了系统的挖掘、整理、研究和保护。他们专门奔赴广平、肥乡、大名、馆陶、临清等地,寻访当年蛤蟆嗡剧团老艺人,挖掘传统剧目及音乐资料。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,基本理清了蛤蟆嗡戏的起源、传承谱系,挖掘出了大部分传统板式和曲牌,整理了部分传统剧目。2010年,蛤蟆嗡正式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
  为解决后继无人问题,冠县文化局排演新戏来宣传蛤蟆嗡,培养接班人。他们以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为素材,创作了蛤蟆嗡系列短剧《武训立志》《武训祭母》《武训推磨》《武训行乞》和《义学功成》,由专业戏曲工作者进行排练,搬上舞台。
  
  2015年3月,为更好地挖掘、保护、传承蛤蟆嗡,郭银慧创作了剧本《三起轿》,董凤岗、梁云超对唱腔进行了创作并组织乐队录音,由宏湖蛤蟆嗡剧团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,在聊城市杂技团进行了汇报演出,该剧目被评为山东省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”优秀展演剧目。
  
  冠县信息港讯息出炉2016年3月10日,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冠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“蛤蟆嗡传承基地”,并将蛤蟆嗡戏《武训舍情》确定为全省“拯救濒危剧种”重点项目。该剧的成功,不但拯救了一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,也开创了以编演新戏促抢救保护的新模式,通过用濒危剧种演绎历史文化名人故事,取得了双赢的效果。
 
 
[ 新闻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同类图片新闻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 
地方小戏种,前世历沧桑,冠县蛤蟆嗡:浮沉百年亮新声版权与免责声明
最新分类信息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| 站点地图